病例回顾:中年男性突发脑梗死,及时溶栓重获健康
患者李先生,55岁,男性,既往有高血压病史,未规律服药,长期吸烟(每日1包)。因“突发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清2小时30分”于某日凌晨急诊入院。入院时查体:血压170/100mmHg,右侧肢体肌力2级,NIHSS评分8分。头颅CT排除脑出血后,何栋源主任迅速评估溶栓适应症,确诊为急性脑梗死,符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指征。在征得家属同意后,立即启动溶栓治疗。溶栓后1小时,患者右侧肢体肌力恢复至4级,言语不清症状明显改善。后续给予替罗非班泵入48小时,患者住院7天后康复出院,未遗留明显后遗症。
什么是急性脑梗死?
急性脑梗死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堵塞或血流中断,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的疾病。其发病特点为高发病率(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300万)、高死亡率(急性期死亡率约10%)和高致残率(约70%患者遗留不同程度后遗症)。常见病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、心源性栓塞、小动脉闭塞等。
急性脑梗死的典型症状
急性脑梗死的症状多在几分钟至数小时内达到高峰,主要表现为:
突发口角歪斜(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流涎)
肢体无力或麻木(单侧或双侧,以下肢常见)
言语不清或失语(混合性失语或运动性失语)
头晕、眩晕(可伴平衡障碍)
意识障碍(严重者可出现昏迷)
【识别口诀】
“中风120”:
1(看1张脸:是否对称)
2(查2只手臂:能否平行举起)
0(聆听语言:是否清晰)
一旦出现上述症状,应立即拨打120,黄金救治时间窗为发病后4.5小时内!
静脉溶栓治疗:急性脑梗死的首选方案
1.治疗原理与药物选择
静脉溶栓是通过药物溶解堵塞血管的血栓,迅速恢复脑部血流,减少脑组织损伤。目前国内外指南推荐的首选药物为阿替普酶(rt-PA),其使用需严格遵循时间窗(发病4.5小时内)和适应症。
2.溶栓治疗条件
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;
症状出现时间<4.5小时;
头颅CT排除脑出血;
无溶栓禁忌症(如近期手术史、严重颅内动脉瘤等);
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。
3.治疗流程
①急诊评估:快速病史采集+NIHSS评分+头颅CT检查;
②溶栓实施:阿替普酶按体重剂量(0.9mg/kg,最大剂量90mg)静脉滴注,其中10%在1分钟内推注,余量持续滴注60分钟;
③后续管理:溶栓后24小时内密切监测血压、神经功能变化,避免使用抗血小板药物,48-72小时后根据情况启动二级预防。
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,及时识别症状、迅速就医是改善预后的关键。若发生急性脑梗死请立即拨打120,把握黄金救治时间窗!
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