脑梗死,又称缺血性中风,是因脑血管急性阻塞导致大脑局部缺血坏死的危重疾病。作为昆明康瑞医院神经内科首席专家,何栋源主任深耕神经调控与修复领域二十余年,参与救治千余例脑梗患者。他强调:“脑梗治疗需争分夺秒,从超急性期溶栓到后期功能重建,每个环节都需精准干预。”
一、识别脑梗的“黄金救援信号”
脑梗发作前,85%患者会闪现预警信号:
1.面部异常:突发口角歪斜、流口水,微笑时一侧嘴角无法上扬;
2.肢体障碍:单侧肢体麻木无力,如握杯不稳、走路拖曳;
3.言语障碍:说话含糊、舌头发硬,或突然失语;
4.平衡失调:头晕目眩、行走不稳,如醉酒状;
5.剧烈头痛:后颈部突发炸裂样疼痛,伴恶心呕吐。
何栋源提醒:“一旦发现‘FAST’口诀征象(Face面部歪斜、Arm手臂无力、Speech言语不清、Time尽快就医),立即拨打120。每延误1分钟,大脑将损失190万个神经元。”
二、急性期治疗:与时间赛跑的“溶栓战役”
1.黄金4.5小时
静脉溶栓:注射阿替普酶等药物溶解血栓,恢复血流。何栋源团队曾使73岁李某在发病28分钟内完成溶栓,患者5天后康复出院。
机械取栓:通过微导管取出大血管血栓,适用于超过静脉溶栓时间窗的患者。
2.多模态脑保护策略
亚低温治疗降低脑代谢,神经节苷脂营养脑细胞,经颅多普勒(TCD)实时监测脑血流变化。
3.危重病例管理
大面积脑梗需脱水降颅压,必要时行骨瓣减压术。何栋源曾成功救治一名32岁年轻患者,术后第3天即恢复语言功能。
三、康复期治疗:三维重建逆转后遗症
何栋源团队独创“神经-认知-心理”三维康复体系:
1.神经调控
经颅磁刺激重塑大脑网络,促进肢体功能恢复。
2.认知训练
VR情景模拟锻炼生活技能,如虚拟超市购物训练记忆力。
3.心理重建
沙盘治疗化解卒中后焦虑,配合中医针灸疏通经络。
案例见证:45岁张某因延误就医导致左侧偏瘫,经14天中西医结合治疗后,左下肢肌力从0级恢复至3级,可借助助行器行走。
四、预防复发:长期管理筑牢“防火墙”
1.危险因素控制
血压:控制在140/90mmHg以下
血糖:HbA1c<7%
血脂:LDL-C<1.8mmol/L
2.药物预防
抗血小板:阿司匹林/氯吡格雷
抗凝:房颤患者需长期华法林治疗
3.生活方式干预
戒烟限酒、控制体重,每日有氧运动30分钟
五、前沿探索:神经修复技术开启新可能
何栋源主任团队正在开展干细胞治疗临床研究,通过注入神经干细胞促进受损脑组织再生。初步数据显示,部分患者治疗后肢体肌力提升2-3级,为传统疗法无效者带来新希望。
脑梗治疗是“与时间赛跑、与功能博弈”的系统工程。何栋源主任强调:“从急诊溶栓到康复重建,每个环节都需要多学科团队精准协作。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配合,更是功能恢复的关键。”让我们携手筑起脑梗防治的铜墙铁壁,守护大脑健康。
下一篇:没有了